第十四集找到朦胧诗始祖

    82、2018,全国仙缘桥情人节大聚会即将举行

    2013年5月,在深圳某网站,记者发布了一条惊人的消息:

    失散20年的小桂城著名作家、中国朦胧诗歌始祖董谢翔,在美国找到。【小说文学网】他将拿出最长的诗歌参加全国仙缘桥情人节大会。

    他们是在互联网上和江南相互认识的。

    又讯:2018,全国仙缘桥情人节大聚会即将在小桂城县千年鸟道大鸟山悬岭举行。这令人兴奋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的鸟儿,飞遍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人们奔走相告。

    83、小桂城的诗歌就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自从仙缘桥有了谢灵运和牛郎织女,小桂城的诗歌就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不时有大作家大散文家和大诗人出现。据悉,这个仅仅有16万人口的小县,而今眼目下,已经有10几位省以上的作家协会会员,其中著名的作家就有5人。市一级别的作家更是不计其数。这是一个文学的故乡。

    于是,2018年的仙缘桥全国情人节大聚会,又有一对重量级的人物铳美国回来,要来参加。他们就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朦胧诗人董谢翔和著名女诗人、他的爱妻小七雨兰。据说,他就是董永和谢灵运的后代合作“产品”。

    84、小桂城文联副主席鸣河介绍

    他说:小桂城最有名的诗人,出生在古老的西街。

    江南说:对,他于一场通天大火中降临人世。6岁开始“发表诗歌”,并有诗歌被选入全国诗选。自隐居年代以来,销声匿迹达十多年之久。他笔耕不止,已完成作品十余卷。

    悦儿说:我看过他的《不醉的兽形》,即是他完成作品的精华所在,诗歌评论界誉其为“遥遥领先地揭开了诗的新潮序幕”……

    85、我是一只野兽

    苍穹下,巍巍罗霄山起伏的峰峦间,一只伤痕累累的鹰在低飞,不时发出几声锐叫。这是一只从大山飞出的雄鹰。这只受伤的鹰被一群猎犬追逐着。

    猎犬狂跳着,怒吠着,想咬住它的脚杆。

    但因它飞得太高了,猎犬们无可奈何它的绝唱。

    江南在读受谢灵运影响很大的小桂城诗人、董永第332代子孙董谢翔的诗歌——

    我是谁

    我是瀑布的孤魂

    一首永久离群索居的

    诗

    我们的漂泊的歌声是梦的

    游踪

    我的唯一的听众

    是沉寂

    86、江南和悦儿评说

    江南:著名文学评论家,我国坐头把交椅的诗刊评家、北京大学生教授谢冕评论这位诗人说:“董谢翔(1941年──)就是这样一位承上启下的诗人。荷兰的柯雷最近著文说:‘无论如何,董谢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史中绝对不能缺席,’‘从某种角度看,他就是朦胧诗的先行者’。”

    悦儿:一位时代的号角者,就是这样一位承上启下的诗人,他的一生坎坷,被极左分子迫害长达20年之久。他一生的故事扑朔迷离,风风雨雨。在生命受到蹂躏和变异的年代里,他曾骄傲地宣称自己属于《野兽》一族:

    我是一只被追捕的野兽,

    我是一只刚捕获的野兽,

    我是被野兽践踏的野兽,

    我是践踏野兽的野兽!”

    江南:此诗作于1968年,谢冕评价说:“他表达了与他居住并吞噬了他的年代不可调和的对立:‘即使我只仅仅剩下一根骨头,我也要扼住我的可憎年代的咽喉’。这里指的可憎年代,表达了对于‘文革’动乱的最早的批判意向”。(《诗探索》)

    87、诗人一生坎坷

    白教授:为会么和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一样,董谢翔一生会如此坎坷?为什么他会发生这样的锐叫?他的文学创作成就究竟是如何取得的?他的人生究竟是如何扑朔迷离的?这便是我们下文要认真采访、探索并表达的主要问题。

    江南讲述——

    1987年2月12日,江南快笔在故乡山区小桂城西街诗人老屋,和董谢翔聊了一天一夜。

    他和他的爱妻雨兰(贵州大学的“七妹妹”哟)淘淘不绝地倾诉了他们的人生坎坷的历程以及诗创作的感受。以下便是江南所作的真实笔记。无需用更多的文学修饰,它就是一部《火神交响诗》,一篇处于我们同时代的《大山的绝唱》——

    大火中诞生。

    火盆里的炭火兹兹的燃烧。室内温暖如春。董谢翔在慷慨激昂地倾诉……,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地在我面前哭了。

    他祖父母均生于江南的故乡县。故乡是个三省搭界的边城。此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距大雾山不足100公里。边城分东西区二街。祖父在西街。那儿有城隍庙,有吊脚楼,有湿哒哒凉丝丝的石板街,有远近闻名的上黄酒。一排排店铺向西延伸而去,夕照之下,那远古般的景色令人动情。

    偶尔,二胡的琴声又响起来了……

    但他并非出生此地。

    他说,1940年12月26日(农历),董谢翔于一场大火中生于南方武冈。那时候他父母客居异乡。生他时整个一条街顿起烈火。母亲产下他的时候,火正烧到隔壁。父亲没在家。父亲的日本同学之妻,原答应前来接生,却也未来。邻居将他母亲抬到城隍庙,他和母亲在那儿几乎冻了一夜。等那父亲同学之妻赶到后,才剪彩断脐带。此刻,他已哭得声音嘶哑,险些没命了。

    他的父母弋马生涯,无力照顾幼子。董谢翔不满一岁,就被他们送回江南故乡。董谢翔是长孙自然祖父母、众亲戚无比重视。迎接董谢翔归故里的仪式十分隆重。

    董谢翔曾多次听祖母描述:故乡亲人大红灯笼高高挂,备有长红绸,将长孙一一包扎好,有唢呐竟相吹奏。祖父身着礼服将他抱回。

    也许是那场大火给这个幼小的生灵留下了人间难有的天赋,20多年后董谢翔写出了震惊海内外文坛的组诗《火神交响诗》。

    那场大火,是否暗示着他以后的曲折人生路和他将要在烈火中实现人生的涅般呢?

    家道败落。

    董谢翔父母在战争年代失散。母亲住北平。解放后回九江定居,遂与董谢翔失散半个世纪,音信不知,那时候董谢翔也因故逃亡于西北某。

    母亲回九江后教书,文革住过牛棚,放过牛。她一直在九江教书,英文很好。文革后期在庐山**劳动大学教中文。80年代她被评为特级优秀老师。

    母亲今年88岁。她一生淡泊名利,为人坦荡,教学有方,弟子满天下。

    由于历史的原因,董谢翔一家兄妹数人均失散,半个世纪音信未知。他同胞妹妹,两个去了九江,也失去联系。母亲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她外婆家住九江,家底殷富,其外公开笔庄,做笔生意,名为桂贸兴笔庄,方圆百里,独此一家,名闻遐尔。当今九江老人,上了花甲的都知道桂贸兴笔庄当年红火的情景。

    88、妹妹的爱情悲剧

    董谢翔父亲病故后,母亲不久改嫁一位老师,后又生三个子女。在董谢翔的妹妹兄弟中,读书最好、最聪明漂亮的要数妹巧妮了。巧妮从小学到中学,初中到高中,写诗、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学校第一。高考上重点线,皆因政审不合格而名落孙山。所谓政审不合格,就是因为她出生不好,后不准她再考。

    二妹皖珠,也没有资格考大学,参加工作后自学成才,后再考入浙江美院的。

    母亲,人说她是“老运动员”。下放,牧牛。她牧牛于庐山白鹿洞书院。她的英语好,爱好文学,后再被请去教书。

    命运较为坎坷的算董谢翔和巧妮了。

    先说巧妮。这位貌美的姑娘,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位英俊伟岸的解放军军官,二人一见钟情,爱火燃烧。这位军官是高级干部,从事核试验,属特种兵。他因爱上巧妮,而被撤职,调离工作岗位。

    由于相爱,他们二人未婚先以身相许,同居了一段时间。部队不准他们结婚。后来被迫分手了。这位军官被整得很惨。

    当时,母亲雪珊因从北平去过香港,然后才再回九江老家定居,故被人说成是“香港特务”。她的这一“成份”,直接影响了二妹的婚姻。

    二妹巧妮后来嫁给了一位工人。

    “二妹是九江二中毕业的,学校有名的校花,成绩极好,准备考清华大学的,她是电影演员的材料,真可惜呀!……”,1977年2月12日,大妹皖珠对江南快笔说。

    巧妮性格刚烈。婚姻失败后,她放弃了追求,看破了红尘,看穿了人生似的,甘于淡泊一生。她绝望了。她后来生了儿子,丈夫也提了科长。

    二妹成为一个平常的家庭妇女。

    89、少年失学

    早逝的父亲并没有留下多少财富给董谢翔。他只是给了董谢翔一个聪慧的大脑,但更多的是给他无穷无尽的坎坷和厄运……

    江南故乡边城的山山水水养育了董谢翔这个不幸的少年。

    儿时,他常跟随祖父,养母,耕牧田野,伐薪烧炭。他在谢灵运故乡念小学。他的亲生母亲在生他之前,曾到江南故乡三台山书院教英语。董谢翔就在边城完小学习后,因为父亲是国民党少将之故而失学了。

    董谢翔疯也似地在田野奔走。

    养母教育。那是一个特别讲究出身成份的“左”的年代啊!

    养母周冬嫦,用慈祥的善良之爱抚慰着少年董谢翔受伤的心灵。她常带着这位失学的忧郁的少年上山割茅草,进山砍柴,挖土,担水。那时候,城边上没有茅草和柴,他要走十几里山路,去界背山、牛屎坪砍割。

    养母周冬嫦是董谢翔父亲的原配。董谢翔父亲与她分手后,她没有嫌弃这位年轻的少妇人生的儿子。她一手把他抚养成人。

    这是一种博大的母爱使然。

    养母不仅抚育了他,也教会了他善待人生,教会了他的坚韧不拔。

    90、少年多才多艺

    董谢翔在少年诗作《小河印象》中描绘他儿时的生活:

    清清亮亮的小河

    花花绿绿的小圆石

    透明的河水倒映着

    木桥。石塔。摇晃的小银杏树

    蓝色的天顶像开着的窗子一样亮着

    雨后的天空刚刚放晴

    听见鹁鸪咕咕地叫

    仿佛看见它那发着蓝光的黑褐色的羽毛

    河心里有人在傍晚时分说话

    也许是那一群黑糊糊的小野鸭

    风吹动被太阳晒干了的杨树叶子

    像金属薄片般地簌簌作响

    从云遮雾封的寂静的往昔

    传来一只蛙跳入水中的声音

    想起从前河水中那老狗的瘦影

    水会潸然地涌上喉头

    乡居的少年才华横溢,诗情外露。

    在他的笔下,故乡的山山水水,昭此灵秀峻美,伤心的往事,是如此难已忘怀。是否可以这样说,没有故乡早年的生**验,就没有董谢翔诗歌的起源。

    你读他的《鹅卵石》吧:“它认识我童年时候的那些灿烂的夏日/和那双被碎浪舔得发白的小脚。”

    他的思乡诗具有一种内在的哲美。这种哲美,我理解为是一个诗人永久不厌的童心在故乡的山水中观照和感受。

    《竹林》:“竹林在愁苦的黑雾里忍耐地低着头/太阳出来时却滴下欢喜的泪珠。”悲欢离合的人生,浪迹天涯的游子啊,只有回归故里,才会“滴下欢喜的泪珠。”

    有首歌唱遍了中华大地,曾经震憾过千千万万个游子的心。那就是《故乡的云》,费翔演唱的。

    而董谢翔的“故乡诗”更深切地诉说了这种感觉、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古松》:“你一动不动地立在故乡的小山上/风吹雨打在无穷无尽的时间中。”还有《童年》:“只有变形的镰刀忧郁的光亮/只有五齿钉耙的滞重的诉说。”《梦》:“宇宙在我心里小如一条河/星星像铺在河里的发亮的小圆石。”

    故乡的某些人在极左的年代里给了董谢翔种种的磨难。正是这些磨难,使他远走他乡浪迹天涯;也正是这些磨难,使他迅速成熟而且更加思念故乡希望早日回归家不再有风雨……

    读读他的《外祖父》吧,你就会倍觉他的思乡之情掩藏得是何等地深,而又是表现得何等地执着、热烈:“你带着那年秋天的最后一季收藏去了;却把你的陶制烟斗的咝咝声、磨响镰刀的霍霍声和去时飘落在小孙女身上的爱恋的一瞥遗忘在人世上。”

    董谢翔对故乡的爱是深沉的,深层次的爱。他在故乡生活了12年。尽管12年中风风雨雨,他饱尝了“左”的人物对他的种种迫害,但他爱故乡的感情坚贞不渝。

    读他的《春来奶奶》吧:

    “从那些飘失了的绿漫漫的时间里,我仿佛又看见她向我走来。她仍然被压在两捆很重的**的青草下面,正从雾里走出来,像个干硬的躯壳在山脊上移动。那灰色的草尖上挂着露珠,闪着镰刀刃口的光亮。我叫了她一声,那两个草捆动了一下,迟疑着向我移过来。她抽出一只手向我摸索着,仿佛想抓住一个久远的往日模糊的记忆。许久,她垂下眼睛。什么也没有说又隐入雾中。从她去的那个方向,横断着墨绿的年月,传来一条山溪抑郁的抽泣……

    请注意董谢翔诗中“奶奶”这一艺术形象。爱与苦难结合一体,诗人饱含深切的敬重和爱戴之情。同对又为贫苦而艰辛的故乡人何日走出贫困而伤心流泪。

    董谢翔的“故乡诗”不同于一般的歌颂故乡的诗歌。他的这类诗既含有养育他的故乡山水赋予的灵秀,又饱含着痛苦与磨难的深刻体验。这就是董谢翔。

    比如《彩妹子》一首:

    “黎明前的寂静里,彩妹子,你又回到了我的心间。

    你仿佛依然走在那条很干的石板路上,去井里挑水。

    街上很亮,干冷干冷的。拂晓的晨光中,那清楚地听见的打水声音,仿佛在水井的石圈上汩汩磨出印痕。你挑满两桶水走了;头也不回地在清晨浅蓝的目光中消失……──啊,隔着儿时冬日的那个寒冽的白昼,彩妹子呀,我又看见了你。你水桶的水依然在我的心里泼响;并且在时间里留下了点点湿印。(1969)”

    探究董谢翔这类诗的奥秘,必须了解董谢翔的成长全过程。

    91、13岁就坐牢

    1952年董谢翔失学后,在故乡劳动了几年。

    13岁那年,县城一个在城关镇任职的极左分子要将他送劳改队。原因就是他热爱诗歌,喜欢涂涂写写。西北的董谢翔一个叔叔回来了,要把他接走。走时,镇里不准他迁户口。他找到另一位秘书,不让那极左头头知道,悄悄给迁走了户口。从此,董谢翔走上了流浪的生涯……

    七仙女第332代后代小七雨兰的述说

    说到这里,他不说了。大家正听得津津有味呢!怎么就不说了呢?小七雨兰说说,他的故事太悲壮,要准备手帕了。

    “那就我来说吧!”小七雨兰说,“因为我最了解他了!”

    92、新中国诞生小桂城诗人

    董谢翔从此踏上了浪迹天涯的路。

    他在不断地出逃,不断地流浪。

    穿着布鞋,身背背包的他来到西北某市的街头。

    经人介绍,他进入西北某一家工厂当学徒工。

    当时他才14岁。他学的是车工。车床太高,他只好在地上垫块砖头,才够高。师傅是上海人。他评价他说:“你是个伢伢五。”伢伢五,上海话,没出息的意思。他学了几年徒工,竟然连个螺丝都不会车。

    他总想逃脱。他害怕机器声,害怕见到车床。他怕马达,讨厌齿轮,讨厌链条,好像它们在咬他,在束缚他,他想出逃。每天早晨,他会抱一部书出来看。

    1959年的一个早上,他梦见了海洋,梦见了森林,也梦见了大草原。

    他渴望去大草原生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那儿没有尔虞我,没有你争我斗,没有极左分子。

    这天上班时,他意外地看到了《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青海省委书记高峰写的文章,题目是《欢迎你到青海来》。他兴奋不已。这天晚上,他失眠了。

    93、第一篇作品

    当时的董谢翔在西北某,已经小有名气。

    他1956年进厂,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第一篇发表在《山花》杂志上。从此成为省重点培养的工农兵作家。当年他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某省分会。

    董谢翔记忆最深的是1958年底,省里召开文代会。文代会上,绝大多数与会者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只有他不足18岁。人们把他当成小孩子。他怕。会义中途,他躲进厕所去拉尿,之后就不敢再重返会场。他怕见到那些老头,尤其害怕他们那种眼光,害怕那种“金光闪,马达响,红旗飘”的诗诵咏。他赶快溜之大吉。

    当时就立志要写一点另外的东西。比如人与自然,人类美的东西。写生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作品。

    入选1958年全国诗选。他刻苦自学,博览群书,16岁开始发表诗作。其诗当年曾入选1958年全国诗选。

    他说他真正的处女作就是《火炬之歌》。这首诗写于1969年。江南以为:这就是他的代表作,而不是处女作。他当时只想逃离该地。他不作任何后果考虑,也不想其他什么,他只想去清海,去看湖,看大海,看草原。于是,他的又一次人生的大转折开始了。

    扔掉了当时的工作证,作协会员证,个人档案资料,“让这些东西见鬼去吧!”他只身一人,只带上几本书就冲上了赴青海的火车。他热血沸腾,要为建设祖国的大草原出一把力。

    火车到站时,正是夜半三更,他不知往哪里去。

    但有一点他十分清楚。那就是他要冲出去,冲出黑暗。他读过卡夫卡的《城堡》这篇小说。知道有一个城堡在那儿,但永远不能抵达。他眼前只有一片灯火。他要冲出去。朝那电灯火冲出去。冲出去,冲出去!

    94、到青海写诗去

    他终于到青海了。青海的有关领导见了他,并阅读了他的作品。他们很欢迎这位勇敢的年轻人。他被安排在柴达木行政委工作。他不愿意在机关为做官的“提鞋子”、拍马溜须。他要求要下去,下到基层去,到草原去,当工人。

    这段时间,他跑遍了柴达木草原、阿尔京山。

    他发疯似的创作,创作,再创作。

    他写了很多很多诗,可惜不少都已经流失。

    记得有一组诗叫《阿尔京生活》,写一只孤鹰在他,它十分迷惘。但它仍然要他。他老是被枪口追踪,老是被一种看不见的东西瞄准着。它越飞越高……

    这段时间里,他不断写信回来,寄来诗,也寄来他的草原生活感受。他的信和诗,不啻是一颗颗新鲜的炸弹,在工厂内外炸响,震憾了工友们的心。他们大羡慕他了。他,这只自由他在大草原上的鸟儿,他的生命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他的诗和信在召唤着工友,文友们:到大草原来吧!结果,工厂里男女工友停工了。停三天,他们都跃跃欲试,准备赴大草原。厂人保干部着急了。他们带上他诗和信,也想去大草原。他们受了他作品的诱惑。去大草原得找个借口。于是,他们找公安部门借了手枪,还有手铐,说是前往大草原去铐他,他铐回来。

    95、大草原

    在大草原游完并尽兴之后,这几个保卫干部恶作剧式地把他带回工厂,并以莫须有罪名送进了柴达木第一监狱。他所谓罪名是:“畏罪潜逃,偷越国境”,“怀着刻骨的仇恨”的“现行反革命”。天真的文学艺术家、新崛起的一代诗坛新秀,这颗闪亮的新星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他,如果不是他在狱中一直保持良好的想象力,写作不辍,也许他今生今世就与诗无缘了。听到宣读他的罪名时,他即昏迷过去。

    他醒来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已坐在监狱之中。

    他的一位师弟,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崇拜他,跑到监狱来救他,为他奔走告状,也被抓入牢。

    那是一个极左的年代。许多优秀知识分子都在那一年中被划为右派,打倒在地,何况他,这名天真幼稚而赋有天才的诗人呢。

章节目录

新七仙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江南快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十四集 找到朦胧诗始祖-七仙女电视剧演员表,新七仙女,笔趣阁并收藏新七仙女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