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理所当然的,虽然有可能是某种程度长期的时间间隔所导致的结果,总之可以推论,至少在斯基泰以后,这个广阔地域已被转换成以游牧民及其文化为共通点之“世界”。【小说文学网】***而这个历史上最初的证据,原本就是将这个区域设定为“中央欧亚”之大区划的理由之一。

    此外还有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是与最为重大事物相关的要点。那就是在斯基泰国家成为所谓游牧国家之根源的另一方面,与斯基泰并立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也将具有多样性的地域社会合并成“庞大国家”,并形成另外一种国家形态(而且是疆域广大之国家)的源起。

    事实上,形成阿契美尼德王朝这个大帝国核心的“波斯人”集团,本身就是个由十个小族形成的亚利安人(aryan)游牧民集团。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以札格罗山脉中“法尔斯”(如先前已经说明过般,“persia”这个以希腊语为根源、由别人以西洋语给予的称呼,就是来自fars)为根据地后,从公元前6世纪中期左右开始,走上消灭占据伊朗高原大半版图的米底帝国(media)并步上霸权之路。

    要说是转换可成为根据地之土地也好,或是为了形成之后的“国家”也行,事实上在这个时期,几乎已经与斯基泰国家没有两样。从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为止,在欧亚西半部相继地诞生了南北两个庞大的疆域国家。而且,不论是哪一个都是由游牧民军事集团构成国家的关键(阿契美尼德王朝在成为庞大帝国后,尽管步兵部队占了大多数,但组成关键部队的还是“波斯人”骑兵)。

    只是,南北地域的地理条件(阿契美尼德王朝拥有较多样且大规模的几种“农耕文明”)以及在帝国建立前的历史背景等两点上有所差异。

    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前有米底王国,而米底王国前则有亚述王国(assyria)。亚述王国拥有以战车马军为核心的坚强军事权力,并借此形成在历史上第一个跨越了“地域国家”而拥有广大疆域的“帝国”。

    在亚述-米底-阿契美尼德这样的顺序中,虽然有战车及骑马的差异,但都是以机动性高的骑兵战力为基础之一连串“帝国”系谱。埃及、腓尼基(phoenicia)、吕底亚(lydia)及巴比伦(babylonia)等古代“文明国家”群体,都相继地被列入这样的系谱当中。

    众所周知,阿契美尼德王朝拥有数个都。国王拥有数个“王权所在地”,并让成为支配团体的“波斯人”军团全军在其间移动。即使只是暂时性,但当停留驻扎在某地时,该地方就成为所谓的“都”。

    如同旧米底王国的埃克巴塔那(ecbartana)、旧巴比伦王国的巴比伦(babylon)及旧埃兰王国(elam)的苏萨(soesa)等,该“王权所在地”都分别是各个王国的“旧都”。在另一边,“法尔斯本土”虽然曾经有过帕萨尔加德(pasargadae)及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等,但王权在此停留的时间反而相当短。

    根据留存至今的奢华遗址及在亚历山大大帝时代被纵火燃烧的这两点来看,在大流士登基后重新塑造的波斯波利斯,一般都强烈地认为该地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都”。然而实际上,该地是具有纪念象征的神殿建筑集合体,并非“居住城市”。对于展成大帝国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来说,该地反而是带有浓厚的纪念神圣伟大王权之精神象征色彩。应该是个“展示用城市”。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君主会将自己视为“王中之王”,应该也是立足于这些局面上。的确是因为这个城市是由本身已经各自拥有其谋生方式及历史之许多国家、地区团体所联合组成之集合体之故。

    在广大疆域之内的各个地方,阿契美尼德王朝将原本各个王国的既有都再次当做自己的“王都”,因此而拥有数个“王都”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就如同其文字表述般是个“多核心”联合帝国。王权就在这种成为帝国支配据点的复数核心之间持续巡回游历,并保持其庞大版图。反过来说,不仅无法只停留在一个地方,甚至也不该那么做(此外,当做现实的政治机能来说,位于接近帝国整个疆域中央位置、中央政府机关设施集中的苏萨,反而更接近于现今认知的“都”)。

章节目录

游牧民的世界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日]杉山正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7.希罗多德说故事(7),游牧民的世界史,笔趣阁并收藏游牧民的世界史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