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而外有没有别的原因呢?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瀛台是皇家御园,与光绪帝的皇帝的身份比较相配。***为什么这么说呢?光绪帝还依然是大清皇帝,虽然戊戌变法被慈禧终止了,而且慈禧把很多的罪责推到了光绪帝的身上,但是他的皇位还依然在。虽然瀛台的豪华程度或者是规模可能要比紫禁城当中的后宫要稍稍逊色一点,规模上可能要小一点,但是瀛台当中这种如同仙境一样的环境,古树参天,然后建筑又非常地华丽,可能会与光绪帝的身份比较相符,所以慈禧把光绪帝押在这里,她觉着也能够说得过去。于是,光绪帝就被关押在了这里。

    画外音:慈禧屠杀了“戊戌六君子”,把光绪帝幽禁在瀛台以后,这件事似乎还没有结束。光绪帝身边的太监们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有的被配从军,有的是杖责而死,无一幸免。除此而外,光绪帝的宠妃珍妃第二次遭到了罹祸,慈禧再一次杖责了珍妃,撤去簪环,囚禁于钟粹宫后的北三所中。至此,慈禧似乎把淤积在她的心头之痛全部泄出来,慈禧是否可以就此罢手了呢?对于幽禁在瀛台的光绪帝,慈禧该怎么处置呢?

    隋丽娟:

    那么慈禧会不会就此罢手呢?慈禧不会。她为什么不会呢?因为慈禧心里有隐忧。她的第一个隐忧是什么呢?就是光绪帝还有重操大权的可能。慈禧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虽然保养得很好,精神头也够,而且身体一直以来不生什么特别大的、很危重的病,身体不错。但是毕竟自己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60多岁的人和光绪还30不到相比,她知道自己有可能是走在光绪帝前边的,一旦自己死了以后,被压制的光绪帝就有可能重操皇权,那重操皇权之后,自己所规定的这些东西,还有可能会生变化,所以这是慈禧淤积在心里边一直挥之不去的隐忧之一。

    她第二个隐忧就是三次垂帘难合家法。自己这一次再一次出山,那就是历史上的三次垂帘了。如果说前两次垂帘,我们说起来还觉着她可行,因为同治帝继位的时候年龄小,同治帝死了之后,慈禧通过摆弄政治上的一些手段,把不足四岁的载湉拉到宫里,又是一个小皇帝,她倒是还可以再次垂帘,虽然未必所有人都心服,但是没办法,皇帝确实很小,所以皇太后垂帘听政还可以解释。可是现在呢,光绪帝已经亲政十年了,应该说除了维新变法这件事令慈禧不快以外,朝野上下一直都知道,光绪帝是听慈禧的,没有犯过什么错误,所以再一次垂帘,而且把着权力不放,她觉着不合家法。

    既然难合家法,她就要有所改变的。那么怎么改变呢?慈禧从终止了维新变法之后,在她的心里就萌生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废掉光绪帝。我把你废掉了,你就不是在位的皇帝了,你不是在位的皇帝,我想办法就可以再一次垂帘了,符合家法的。所以这个时候,慈禧在考虑这件事。我们现在没有找到史料,现慈禧是否对于废掉光绪帝这件事,她经过深思熟虑,或者还是经过认真地考量,但是纵观慈禧一生的政治经历,我们应该有一种感觉,那么这种感觉是什么呢?慈禧可能压根儿就不觉得需要考量。为什么这么说呢?慈禧这个时候已经执掌大清王朝皇权30多年了,在30多年当中,她常常把这个立皇帝,包括处理一些大事完全看做自己的家事,全在自己的处理范围当中,所以**主义皇权所赋予她的就是废掉皇帝也是合合理的,只要我找到理由就可以。她的宠臣荣禄曾经一次和慈禧的对话,特别地能够折射出慈禧这时候的心理。怎么样的一次对话呢?是这样的一次对话。

    有一次呢,朝廷召见完大臣结束以后,荣禄留了下来,于是和慈禧之间有一番对话,这个对话内容是这样的,说“次日朝罢”,第二天早朝罢朝,荣相请独对,荣禄请求和慈禧单独会晤,“问太后曰:传闻将有废立事信乎?”听说对于皇帝有废立的事,这个事可信吗?“太后曰,无有也。”慈禧说,没有的事儿。然后慈禧跟进一句,“事果可行乎?”如果这个事生了以后,可行吗?那你能看出慈禧这个时候已经在盘算了。然后荣禄说了,“太后行之,谁敢谓其不可行者?”太后要做的事,谁能说不行呢?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含义:

章节目录

说慈禧(全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隋丽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28.第24章慈禧(二十四)废帝风波(2),说慈禧(全本),笔趣阁并收藏说慈禧(全本)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