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京姑娘念着上海小姐白流苏的台词,仔细把北京的儿化音都去掉:“好,好,都是我的不是!你们穷了,是我把你们吃穷了。(小说文学网)你们亏了本,是我带累了你们。你们死了儿子,也是我害了你们伤了阴骘!”

    一个在天津出生幼年就随父母来美国的姑娘演着白家四奶奶,她认不了几个字读不了剧本,全靠我们一句句读给她听她靠记忆背诵:“赤口白舌地咒起孩子来了!就凭你这句话,我儿子死了,我就得找你!”

    我们找不到合适的中国女孩去演白流苏的广东女佣阿栗,最后找来了个刚学中文没几天的非洲女孩,于是“广东女佣”临时变成了“菲律宾女佣”。直到正式演出前的一周我们都在不厌其烦地纠正她的读音和节奏,甚至为了几个她很难正确的音而专门改了台词。我们对着这位困惑的非洲姑娘用英文解释,范柳原到底爱不爱白流苏,如果爱她他为什么要走,还为什么要给白流苏留下一个女佣,女佣和女主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时候,教室的门没有关紧,我们听到楼下说着英文的学生来来往往奔向食堂。暂时没有戏份的演员摊着厚厚的英文课本在做作业:数学、工程、经济、政治……白三爷的一个读音错了,白四奶奶仅凭记忆在背台词,女佣阿栗的外国口音太重了,甚至就连演员中“最纯正的中国人”白流苏也不太确定自己的音是不是太京片子了……而正是这样一群人在试图重现属于张爱玲的上海和香港。

    在这样的彩排中,每个人都会最终感到一种疑惑:这里是哪里?我们在干什么?我们是谁?一切不再是如表面看到的那么清楚分明:中国人、美籍华裔、懂中文的韩国人、刚学中文的非洲人……似乎在这些用肤色和血统所划分的身份之外,每个人还有其他自我选择的身份。那到底是什么呢?是用英文向非洲姑娘去解释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吗?是从未到过中国却不断重建那个20世纪40年代的殖民都市吗?是在这座美国小镇一边说着不流利的中文台词,一边赶着明天就交的几十页英语论文,并且把这两件事都接受到生活中去吗?

    四、为国服务,为万国服务

    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我所在的普林斯顿中文剧社经常在这些不同的文化节上表演,可是,我们并不是“中国文化”在学校的唯一代表。学校里还有一个号称专跳中国舞的舞团,起名叫“三八舞团”,成员是自小成长在美国的华裔,跳一些极富东方主义色彩的舞蹈,廉价的旗袍、折扇、水袖,样样齐全,但跳出来的绝非中国民族舞。还有一个舞狮团,成员多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长大的华裔,在学校的国际节上他们总会搭台表演,弄得好不热闹,不过我想他们的表演会更让他们怀念东南亚的家乡而非中国。还有一个“普林斯顿中国学生会”,成员大多是美籍华裔,很多不会讲中文,也更喜欢从一些极不地道的美式中餐馆里叫外卖聚会:左宗棠鸡、湖南牛、蓉蛋。

    刚入学的那一年,对于这些让我哭笑不得的团体,我脑中还有清晰的拒绝意识,“这些人和我不一样。他们不是中国人”。然而一年又一年的新生入学,把“中国”的定义弄得越来越朦胧宽泛。随着这些年中国大陆的出国留学热,更多的孩子还未了解中国本土文化就在低龄留学或移民。事实上,现在每年的普林斯顿大一新生中,已经找不到全然在大陆读完小学初中高中的新生,大多数人已经在海外留学了几年,或者自小便在海外长大,对国际文化更熟悉,英文更流利,更容易适应这个全球化的新时代。

    于是,身份成了一种自我定义,也是宽容他人的定义。当“中国”两个字变得那么流动松弛,当一个人的身份不再由身份证和户籍规定,人会感觉孤独,像是漂流于海洋而非扎根土壤。可是人也会因此独立,想要不断离家远行,去拥抱广阔的世界。于是,我啰唆了这么久想要讲的,似乎早就被我校的校训给囊括了:为国服务,为万国服务。

章节目录

自由的老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沈诞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5.第一个中国人——一所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史(5),自由的老虎,笔趣阁并收藏自由的老虎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